我省首批公立医疗机构联盟采购顺利开标
三类医用耗材降幅70%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决策部署,拓宽集中采购范围,扩大集中采购成效,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按照《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豫发〔2021〕7号)“规范开展医院联合采购”要求,省医疗保障局指导公立医疗机构(含驻豫军队医疗机构)组成联盟,在国家和省级集中带量采购的基础上,选取技术成熟、临床必需、价值较高以及其他适合联盟采购的品种开展联合采购。11月30日,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牵头的首批联盟采购产生拟中选结果。
本次公立医疗机构联盟采购选取止血、防粘连、硬脑脊膜等价格较高、群众反映强烈的高值医用耗材,特别是止血材料、防粘连材料被列入重点治理医用耗材目录。此次联盟采购87家企业参与报名,65家生产企业参与竞价和议价,其中,国内企业49家,外资企业16家。通过竞价议价,41家企业拟中选。三类医用耗材议价组平均降幅62.88%,竞价组平均降幅76.64%,其中,止血材料平均降幅78.47%,最高降幅92.94%;防粘连材料平均降幅72.21%,最高降幅76.11%;硬脑脊膜平均降幅87.02%,最高降幅88.27%,集中采购结果执行后,预计我省三类医用耗材采购金额将由每年13.07亿元降至3.97亿元,节约费用9.1亿元以上。本次采购,临床常用的主流品牌均中选。医用耗材价格的大幅下降,不仅挤除了流通环节虚高水分,也为推进行业治理打下了基础。
公立医疗机构联盟采购工作由医疗机构主动发起、联合组织,充分体现了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在推动医疗机构规范管理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丰富集中带量采购模式的有益尝试。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联盟共商,结果全省共享。采购联盟由全省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医疗机构)共同组成,以联合议价、谈判、竞价等多种方式开展采购工作,并实行成员建议、集体研究、委托承办、成果共享的工作机制。中选结果产生后,在全省范围内统一执行。
二是立足临床,突出专业优势。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将保质量、保品牌放在首要位置,并选取医德高、医技好的专家,成立专业团队,发挥技术优势,让医生和患者用上称心、放心的产品。
三是因材施策,保结构促竞争。根据产品特点和临床功效确定品种目录,统一基准价,各采购包内竞价,公平竞争。同时,由医疗机构提前上报各品牌需求量,并采取适度竞争、多家中选方式开展集中带量采购,在确保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的基础上,保障了医疗机构的使用习惯和市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