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240528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2021-07-19 17:37 来源:

郑福增、崔应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将中医治未病诊疗项目纳入我省医保范围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中医药是我国宝贵的财富,千百年来为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简、便、验、廉”的特点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公认。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独特优势。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医疗保障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中原建设和保障人民健康中的作用,全省各级医保部门不断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着力推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

    一、为中医药服务提供更多的政策扶持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省医疗保障部门陆续出台文件,要求各地引导和鼓励参保人员使用中医药服务,促进我省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一是适当降低参保人员在医保定点中医医院及综合医院中医科住院的起付标准。参保居民在县级及以上中医院住院的,其住院报销起付标准在同级医疗机构规定标准上降低100元;二是参保居民使用中医药服务(含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制剂和中医诊疗项目)的住院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报销比例提高5%。三是扩大中医药和中医类诊疗项目医保统筹基金报销范围。2019年至今,先后将发热、腹泻等13种小儿常见病推拿治疗和经络收放疗法、中药膏摩等7个中医药传承项目纳入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对中医骨伤、针灸推拿等30个项目价格平均调增幅度23%,最高调整幅度60%。4家省管中医综合医院取消耗材加成平均补偿比138%,比省管公立医疗机构平均补偿比高出37个百分点。对相应级别中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门诊诊查费加收2元。同时针对中医类医疗服务项目数量少价格低的问题我局会同省卫健委组织召开中医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专项评审会议,评审通过了136项新增和修订中医项目(其中新增13项,修订123项)。2021年3月,我省医保目录药品达2807种。其中,中成药1381种(含民族药100个),西药1426种,中成药占比达49.2%充分体现了我省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对中医药服务的大力支持。

    二、积极发展中医药“治未病”服务

中医“治未病”是我国传统医学预防观念和现代医学预防为主方针有机结合的体现,在慢性病早期进行正规干预和治疗,能够有效延缓疾病进展和并发症危害,节省医疗资源,降低医药费用。为实现中医不需住院的“治未病”和统筹基金报销两者的有机衔接,我省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一是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建立“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县域内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当年筹资总额为基数 ,预留一定比例的风险调剂金、质量保证金和大病保险资金后,按医共体覆盖参保居民数量,结合近1─3年医疗服务提供情况和医保基金支付情况确定医共体年预分额度,由医保经办机构按月预付给医共体牵头医疗机构,实行年初预算、按月预付、季度评估、年终清算。二是建立了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制度,其中一项重要作用就是支持家庭医生健康签约服务工作开展,通过建立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基金、基本公卫经费和个人适当负担三方共付机制,为参保人员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其中针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需求,制定了从健康评估、分类干预、中医药“治未病”等健康管理服务到检查、治疗、护理等基本医疗服务在内的签约服务内容。今后,我省将按照国家要求,加强健康管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作用,使更多参保人员享受到中医药服务带来的实惠。

尊敬的郑福增委员、崔应麟委员,感谢您对我省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视和关注,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工作会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希望今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1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