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关于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810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2021-07-19 16:54 来源:

尊敬的王海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吃紧的建议”收悉。您认真分析了导致我省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吃紧的问题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建立筹资长效机制、扩大集采范围、改变医保付费模式、建立基金监管长效机制等具体措施,所提措施科学合理、方法得当、切实可行,与我们工作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经认真研究,现就您所提建议答复如下:

、关于建立医保筹资长效机制问题

国家在建立城乡居民医保制度过程中,已考虑到居民个人缴费能力问题,从制度建立之初,就明确了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相结合的定额筹资模式,并进行年度动态调整,以支撑制度功能长期稳定发挥。一是持续提高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为巩固提高居民医保待遇水平,扩大医保支付范围,2021年继续提高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80元,同时同步提高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40元,达到每人每年320元。二医保参保缴费政策逐步健全均衡个人、用人单位、政府三方筹资缴费责任基础上统筹考虑城乡居民健康状况、医疗需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按照基金收支平衡的原则,全面建立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可持续筹资机制同时,鼓励集体、单位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对个人缴费给与扶持或资助,居民个人参保缴费意识明显增强2020年,城乡居民参保9012.99万人,比上年(9008.13万人)增加4.86万人增长0.05%。全省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收入740.56亿元,比上年(690.58亿元)增加49.98亿元,增长7.24%;基金支出717.57亿元,比上年(722.37亿元)减少4.8亿元,下降0.66%。三是巩固提高统筹层次。根据国家和我省关于做实市级统筹工作要求,按照制度政策统一、基金统收统支、管理服务一体的标准,今年6月30日前我省将全面做实基本医疗保险市地级统筹,全面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基本政策、待遇标准、基金管理、经办管理、定点管理、信息系统的“六统一”,医保基金互助共济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将显著增强。下一步,在做实市级统筹的基础上,我省还将按照分级管理、责任共担、统筹调剂、预算考核的思路,探索开展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进一步提升基金的共济能力和使用效率。

二、关于进一步扩大集中带量采购范围问题

医药价格虚高是我国医改着力破解的重要课题,也是社会关切、涉及民生的重要问题,经过国家组织开展4批157种药品和冠脉支架集中采购工作,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在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三医联动改革、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集中采购金额和品种看,我省都在全国位居前列,2020年,通过河南省医药采购平台采购的药品数量2019年增加12.91%,采购金额下降46亿元经测算,和我省组织的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结果执行后,一年可节约费用122亿元,在提升我省群众用药水平的同时,群众负担明显降低在落实国家集中采购基础上,我省抓住改革契机,按照“省级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总体思路,全省统一基本政策、统一实施范围、统一平台操作,积极开展省级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一是积极参与跨省联盟采购。2020年8月,参加重庆市牵头的4省市联盟开展的吻合器、补片和胶片3类医用耗材带量采购;2020年12月,参加广东省牵头的省际联盟开展的冠脉球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相关试剂(耗材)和多焦点人工晶体等4种耗材和头孢氨苄集中带量采购;2021年4月参加广东省牵头组织的省际联盟开展的头孢氨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集中带量采购。二是指导省辖市分片区开展集中带量采购。鼓励各省辖市组成片区联盟,从低值耗材入手开展集中带量采购。豫北联盟首次选择输液器等5类医用耗材开展集中带量采购,第二批选择一次性呼吸机管路套包等3类医用耗材和肌肝检测试剂2种试剂进行集采。漯河市牵头的豫中联盟,对雾化器等6大类41个产品开展集中带量采购。开封市牵头的豫东片区联盟,对镇痛泵、输液器2类医用耗材开展集中采购。洛阳牵头的豫西南联盟对无针输液接头、留置针帖、预充式导管冲洗器3类医用耗材开集中采购。三是探索开展医用耗材价格和医保准入谈判。2020年12月,首批筛选出8个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涉及的9类医用耗材开展价格和医保准入谈判,通过谈判,有5个项目5类医用耗材谈判成功,在全国最低价基础上平均降幅31.76%,最大降幅74.58%。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扩大集中带量采购的范围,降低药品耗材虚高价格,降低群众医药负担,减轻医保基金压力。

三、关于改变现有医保基金付费模式问题

为加快实施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提升医保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省医保局根据相关文件要求不断健全医保支付机制和利益调控机制,激发医疗机构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内生动力,引导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患者有序就医。一是实施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基金使用效率积极探索点数法与统筹地区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相结合,逐步使用区域医保基金总额控制代替具体医疗机构总额控制。二是持续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安阳市作为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城市,组织市本级14家医疗机构实施DRG实际付费,2020年职工医保住院医疗总费用同比减少2020万元,居民医保医疗总费用同比减少5251万元2020年11月焦作市、商丘市被定为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改革国家试点城市,目前正在稳步推进。各统筹区全部开展了按病种付费改革,病种数量均在100种以上。是积极推进医保基金“预付制”改革多数统筹区在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的基础上,由“后付制”向“预付制”转变,试行按协议约定向医疗机构预付部分医保资金,缓解医疗机构资金运行压力。下一步,省医保局将从完善政策内容、优化分组类别、加强系统建设、科学测算数据、加大培训力度等方面稳步推进医保支付改革,进一步降低治疗成本,减少医保支出和参保患者的经济负担。

四、关于建立基金监管长效机制的建议

省医保局始终将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安全作为全系统首要任务,狠抓落实不放松加大打击力度,持续巩固打击高压态势2020年,全省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25067家,共处理违法违规定点医药机构24817家,其中解除服务协议223家,暂停服务协议1053家,移交司法机关18家,行政罚款401家,拒付追缴医保基金11.96亿元。今年初,省医疗保障局、省公安厅、省卫生健康委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2021年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行动”。“专项行动”坚持全覆盖与突出重点并重,坚持预防与查处并重,坚持行业自律与专项治理并重,坚持短期见效与长效治本并重,重点打击医疗保障领域“假病人”“假票据”“假病情”等欺诈骗保行为,强化基金监管高压态势,确保医保基金安全高效、合理规范使用。二是加快构建长效机制,完善医保监管体系。健立举报奖励制度,制定出台举报奖励具体实施细则,完善投诉举报奖励政策和举报奖励标准,促进群众和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监督,构建严密的监督网。开展医保监管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监管方式创新试点和医保智能监控示范点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广泛深度参与、部门综合监管机制。用好第三方机构力量,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服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商业保险机构等第三方力量参与基金监管工作,提升监管的专业性和精准性。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巩固震慑效果。在全省开展加强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活动,集中宣传解读医疗保障基金监管法律法规与政策规定,强化定点医药机构和参保人员法治意识,营造“人人知法、人人守法”的良好监管氛围,不断提高医保基金综合监管效能,切实维护参保人员合法权益。

下一步,省医保局将进一步健全完善政策制度,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动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多措并举不断强化医保基金监管,切实解决医保基金吃紧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医疗保障获得感和幸福感。

非常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医疗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欢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1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