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动态 > 市县动态

济源示范区医保局推动医保宣传提质增效

2025-08-01 10:36 来源:

  济源示范区医保局聚焦医保政策落地落细落实,创新开展“医保政策周周送”活动,通过构建精准化、场景化、长效化宣传机制,多层次、立体化宣传网络,推动医保政策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

  一、构建多维宣传网络,提升政策“精准度”。推动宣传宣讲全覆盖,抽调业务骨干组建专业化医保政策宣讲团,每周深入基层,根据不同场景和群体需求定制内容,动态调整宣传策略,确保政策内容有针对性。一是进村居。在基层党群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群众聚集的场所,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以案说法、政策解读等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参保缴费、待遇报销、基金监管等医保政策;设立“医保流动服务站”,现场代办慢性病申请鉴定等业务;入户发放宣讲《医保明白卡》,详解参保流程、报销政策等,针对群众问题及时答疑解惑。二是进企业。组织开展医保政策每周进活动,在河南济世药业有限公司、丰田肥业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重点解读职工报销比例、异地就医转诊、生育津贴等政策,结合诚信体系建设增强企业参保意识和责任感,及时收集企业反馈问题,为政策优化提供支撑。三是进机构。在定点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等医保服务的前沿阵地,分批次进行宣传宣讲。以集中会议的方式向医护人员重点讲解DRG支付方式、医保即时结算、基金监管等政策,引导正确认识理解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强化从业人员的法治和责任意识。在门诊大厅向院内患者及家属讲解门诊报销、门诊慢性病政策、医保电子凭证使用等内容,现场解疑答惑;在住院部结合患者病情讲解报销流程、自费比例、出院结算等问题,指导使用电子医保码。2025年上半年,累计开展活动60余场次,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份,有效解决群众不理解、不会用医保政策的问题。

  二、创新宣传形式载体,提升政策“渗透力”。济源示范区医保局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和载体,增强医保政策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提升政策的渗透力。一是线上线下双轨联动。线上以医保门户网站、政务专栏和微信公众号为宣传阵地,集中开展《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宣传》《济源困难群众医疗保障政策宣传》等专题宣传,制作发布“白话版”“视频版”医保办事指南以及医保政策解读视频;利用村级微信群、短视频平台等推送政策图解、动画视频等生动易懂的宣传内容。线下在医疗机构、村(社区)人流量大的地方,如医疗机构住院部、结算窗口、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宣传版面、摆放宣传资料,通过大喇叭、电子屏定时播放政策音视频;结合基金监管宣传月、志愿服务等活动,开展广场义诊、有奖问答等互动活动。二是案例解读强化认同。梳理医保报销、漏缴医保遗憾、欺诈骗保等典型案例,以身边人身边事阐释政策要点。医保待遇政策宣传以“医保惠民暖人心”为主题,通过王某、赵某等医保报销事例展现参保益处;基金监管宣传“守护救命钱”为主题,曝光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的后果,宣传举报奖励机制,鼓励群众参与监督。三是文艺汇演提升吸引。组织群众编排说唱《基本医保政策好》、戏曲小品《拉着老伴交医保》、群口快板《医保惠民政策》、医保三句半等文艺节目,深入社区、村(居)开展巡回汇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政策、聚人气,让医保政策走进寻常百姓家。

  三、强化长效机制建设,保障宣传“可持续”。济源示范区医保局注重从制度层面强化长效机制,保障宣传工作可持续性开展。一是部门协同聚合力。联合宣传、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及镇(街道)政府,建立医保宣传联动机制,协作共享信息,结合“三下乡”等活动开展宣传。定期分析部门反馈、群众来访、12345便民热线等渠道反映的高频问题,梳理跨省异地就医、家庭共济、慢性病申报等宣讲重点,及时进行调整,紧跟群众需求变化。二是三级阵地强基础。以市镇村(社区)三级医保服务网络为枢纽,构建“经办+宣传”一体化服务模式,让群众在办事时同步了解政策。市级设立1个主中心,提供全流程服务及自助终端、人工宣讲;镇(街道)设立17个站点,覆盖24项高频事项,设宣传栏并窗口解答;村(社区)设立500多个代办点,提供基础查询、政策咨询服务,通过海报、广播等嵌入宣传功能,实现10余项业务自助办理、政策自助查询。三是培训赋能提素质。组织村干部、网格员、家庭签约医生、村居管理员等基层工作人员开展医保政策轮训,通过专业培训,将其转化为基层政策宣传员;招募热心公益、沟通能力强的志愿者,开展医保政策理论培训,培养一批专业强、有影响力的医保社会义务宣讲员,提升群众医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