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医疗保障局聚焦“三个转变”,持续优化医保经办服务,提升服务效能,选取10项便民惠民医保实事,扎实做好“高效办成一件事”。活动开展以来,共排查发现解决企业、参保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0项,完善制度机制8项,有效提升企业、参保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服务审批简约高效。一是职工生育津贴“免申即享”。参保职工生育后,定点医疗机构自动上传相关资料,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线上受理审核后,10个工作日即可将生育津贴直接拨付至参保职工所在单位账户或个人账户。参保人员可通过“河南医保”小程序随时查看申领进度,实现服务“零跑腿”。活动开展以来,全市职工生育津贴免申即享3174人次,平均办理时长4.5天。二是基本医保关系转移接续“一次办”。转移接续手续无需出具材料证明,参保职工不需要转出地、转入地两头跑,办理时限由原来45个工作日压缩为15个工作日,可通过“河南医保”小程序线上提交转移申请进行办理,也可到转入地或转出地医保经办机构医保窗口申请办理,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一次办理7980人次。三是病种扩围直接结算。通过联通“数据流”、畅通“信息流”、打通“业务流”,参保人员在现有5种门诊慢特病病种跨省和省内直接结算基础上,增加5种门诊慢特病病种,省内就医直接结算,方便参保人员就医购药。对定点医疗机构持续开展报错问题“即知即改”的常态化治理,跨省直接结算成功率达到80%以上,全市参保人员跨省直接结算门诊慢特病8233人次,医保基金累计支付320.11万元。
二、信息数据集成共享。一是实现新生儿“出生一件事”通办。联合公安、卫健等部门,通过材料归并、数据共享、部门协同,推动新生儿可凭户籍办理医保参保,产前检查、生育医疗费用可“一站式”报销。活动以来,全市受理新生儿参保业务7646笔;生育医疗费用直接结算1.56万笔,直接结算率100%。二是实现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一件事”联办。配合税务等部门,打通数据壁垒,开放查询接口,企业破产时,可选医保缴存信息共享单位(税务部门和医保部门)其中一家做为联办地点。功能上线以来,提供破产企业缴存信息核查3笔。三是实现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备案快办。整合现有资源,信息数据联网,参保人员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时,既可到经办机构现场办理,也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手机APP、“河南医保”微信或支付宝小程序等途径线上备案,为参保人异地就医提供便利,全市异地就医备案11.57万人次。
三、线上办理优化延伸。一是实现门诊慢性病申报全程网办。参保人员可随时随地申报门诊慢性病,全流程网办,8个工作日内即可享受相关待遇,优化复审延期流程,对75岁(含75岁)以上老人或者特定病种人员,申请复审延期时,不参加抽审,复审延期抽审到的人员提交病历不再受两年内病历资料的时间限制。申报流程便捷高效,申报过程公正透明。门诊慢性病上线以来申报 89763人次,通过 54678人,通过率 60.91%,平均审核通过时间6.94个工作日。二是落实社会保障卡和医保码就医购药“一件事”。支持社会保障卡、医保码就医购药,加强医保移动支付应用,推进医保“刷脸付”,缩短排队就医购药时间。推动医保“亲情账户”应用,实现线上办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全市有423.12万人激活医保电子凭证,激活率为100%,上线415台医保移动支付终端,实现医保“刷脸付”,方便群众就医购药。三是做好医保查询服务“一件事”。提供参保缴费状态、待遇享受、转移接续办理进度、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年度报销情况等查询服务。通过河南省医疗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河南医保”小程序、医保自助查询机或到经办机构医保窗口查询,实现个人参保证明线上下载打印,形成电脑端、移动端、自助端、窗口端等线上+线下多样化的办事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