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信阳市医疗保障局立足岗位实际,聚焦主责主业,把学史力行作为着力点和落脚点,紧盯群众在医保领域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持续办实事惠民生,不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是推进“万人助万企”,解决企业难题。9月份,市医疗保障局连续两次召开“万人助万企”企业座谈会,局党组书记熊建欣带领分管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与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代表面对面沟通、“零距离”交流,通过将该公司生产的“三黄珍珠膏”作为国家药品目录的申报品种,调整目录内药品通络祛痛膏、芬太尼透皮贴剂的限定支付范围,鼓励我市医疗机构优先选用本地产品,将该公司零售药店羚锐大药房纳入医保定点等多项措施,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二是提高保障层次,增强保障能力。制定印发了《信阳市城镇职工大额医疗保险实施办法》,实行全市城镇职工大额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将我市职工大额医疗保险支付限额由20万元/年提高到40万元/年,我市职工医保叠加大额医疗保险支付限额达到46万元/年,全市职工医保整体保障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是释放价格红利,减轻看病负担。按照国家、省医保局统一安排,我局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围绕“四个确保”的总体要求,持续推进落实国家组织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2020年11月,首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中选冠脉支架价格从均价1.3万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降幅93%,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冠脉支架采购1853个,完成采购金额120.2万元;同时,前五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的218种中选药品,全市已完成中选药品采购1.61亿片,完成采购金额7756.66万元,药品平均降幅55%,最高降幅97%。通过开展药品耗材集中采购,进一步降低了药品耗材采购价格,切实减轻了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四是保持高压态势,维护基金安全。市医保局成立以来,始终把维护基金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9月12日至9月26日,我局按照“双随机 一公开”原则,组织各县区医保部门对现场抽取的47家“两定”机构开展交叉检查。检查涵盖了市县两级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和零售药店,初步统计发现问题213条,涉及违规资金955.24万元。
五是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量。不断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办事材料,部分医保业务实现即到即办,做到“事前靠前服务、事中周到服务、事后跟踪服务”;持续开展“电话办”“网上办”“不见面办”,方便群众在线办理医保各项业务;在市医保中心服务窗口推行综合受理改革,推动实现“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式结算”,同时积极调整优化窗口设置,共设置七个窗口,方便群众办理业务。
六是开展慰问帮扶,宣讲医保政策。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了“送法下乡”、“送法进社区”、医疗保障政策“百县千乡万村”宣传宣讲等一系列普法与医保政策宣传活动,现场宣讲医保政策,回应社会关切和群众诉求;开展了“庆六一爱心助学义诊”实践活动,向帮扶村儿童普及健康知识,开展爱心义诊活动,捐赠学习用品;到信阳市军休四所开展了庆“八一”关爱军休干部慰问义诊活动,为百余名军队离退休干部及家属免费提供健康检查,讲解健康知识,发放医保宣传资料,讲解最新医保政策。
七是助力疫情防控,检验学习成果。在所包保的“三无小区”鑫和胡同61号院疫情防控值守中,为小区安装了3个太阳能路灯,有效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走夜路不方便、不安全的问题。先后派出志愿者100余人次坚持值守社区一线,协助做好政策宣传、扫码验证、排查管控等工作,打好“社会疫苗”,共同筑牢一线防控屏障。9月份,组织党员干部到结对帮建社区开展“清洁家园 喜迎佳节”主题党日活动,同时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工作。